Search

C 女士40歲左右, 七年前健檢發現甲狀腺結節, 曾經在桃園 S 醫院就診, 然後到北部某S綜合醫院...

  • Share this:

C 女士40歲左右, 七年前健檢發現甲狀腺結節, 曾經在桃園 S 醫院就診, 然後到北部某S綜合醫院, 穿刺的結果是非典型 atypia with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(AUS), 知名的外科C 醫師去年10月為她動了手術. 手術名稱: bilateral subtotal thyroidectomy; 病理報告是乳突癌(多發性, 兩側分別為 0.7, 0.6 公分).

C 女士不知何緣故不願在 S 醫院繼續就診, 她改到 T大醫院求診, 外科醫師(另一位C醫師)也不願多說就婉拒病患了
她來到我門診, 說曾經於S綜合醫院接受外科C 醫師的甲狀腺手術, 我直覺其中一定有貓膩.

到了我門診醫檢查才發現:

(1) 病患術後沒有吃甲狀腺素但抽血甲狀腺功能正常(fT4 1.13 TSH 1.52)但是Tg 20 ~~~ 甲狀腺好像沒有切掉多少啊!

(2) 超音波發現兩側甲狀腺仍然在還有許多結節, 最大 1.3 公分

(3) 核醫鎝-99m 掃描發現兩側甲狀腺仍然在頸部(如圖), 只又右下部有小小的手術切除的跡象, 但C 女士頸部有道明顯外科手術的疤痕。

C 女士只說她覺得 C醫師(S綜合醫院)的處理怪怪的, ~~~~

的確! 微小乳突癌手術方式可以是局部單葉切除 (lobectomy), 但是必須對側葉沒有病灶, 如果兩側都有的話, 一定是全切除 (total thyroidectomy)。 中央區淋巴強烈建議必須檢查是否有癌細胞侵犯, 如果可以的話, 癌病灶的基因突變需要側定是否為 bRAF V600E 陽性 (高復發率且容易失去碘吸收的重要指標之一).

C 女士的直覺是對的, 但是應該在術前好好和外科醫師溝通, 術後補救有時候會很麻煩的. 如果不處理, 未來就是局部復發(其實是原發未清除)加遠端轉移, 只是早或晚發生而已!

不知道有多少病友因為缺乏術前溝通, 而術後又不會覺得 處理怪怪的趕緊補救, 錯失痊癒的良機?


Tags:

About author
在FB或網路上,甲狀腺醫者不願意介入病友與原主治或責任醫師的關係,在這裡分享行醫經驗和病友的故事,除了心情抒發,也是期盼關心甲狀腺健康的病友或者是同道朋友能夠藉由「他山之石可以攻錯」的想法,利用這些故事和經驗啟發對甲狀腺疾病的進一步了解和關心,醫者建議路過此FB的甲狀腺病友如果想要問問題,一定要先請教您原來的主治醫師,如果需要找我,也希望能夠透過原主治醫師轉介。由於甲狀腺醫者的體力有限,資質駑鈍,無法妥善回復每一個問題,有時遇到簡答題或是值得探索的問題,或許就在那個當下簡單回應,留下一點訊息只是抱著期待甲狀腺病友的照顧更有品質,在此寫些心得希望能夠拋磚引玉,給病友更多一些想法。
醫者不願意介入病友與原責任醫師的關係,這裡分享病友的故事,除了抒發,也期盼關心甲狀腺健康的病友或同道能夠藉由「他山之石可以攻錯」,啟發對甲狀腺疾病的進一步了解和關心
View all posts